English | 中文
  • 主任信箱
    如果您对事务所工作有什么意见、建议,请给主任写邮件: dishilawfirm@126.com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/ 新闻动态

    对来访群众尽可能面对面讲清楚法律规定

    2019/12/18

    法制网北京12月19日讯 记者周斌 全国检察机关网上信访信息系统2.0版今天开通运行。这意味着,全国四级检察机关可以对受理的每一件信访、每一个办理环节的网上录入、流转、跟踪督办和查询、反馈,实现全流程、信息化管理,以有效提高信访件的办理质量、效率和规范化水平,更快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。最高检检察长张军出席开通仪式并讲话。

    张军指出,做好信访工作,既是做群众工作,更是在参与国家治理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、完善信访制度提出明确要求,我们提出群众来信“7日内程序回复、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”,与全会部署完全吻合。曾有人认为,信访工作原本就复杂难解决,还要做到件件有回复,不是让信访人到检察机关缠闹吗?也有同志认为,申诉案件释法说理要尽量简单,不能复杂,否则言多必失。有这种认识的确太不应该了。我们要高度重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,站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去认识和落实,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去认识和落实。

    群众信访问题往往涉及方方面面,是一张“半开卷”的考卷。如何答好这张“半开卷”?张军提出“三有” 要求:要有为民的情怀;一定不能因为天天与信访群众打交道,一天到晚遇到的都是愁心烦心事,就变得无动于衷、麻木不仁。要有为民的能力;只懂法律的人做不好法律工作,要更多了解社会、懂不同人的人生,这就要求控申检察人员包括办申诉案件的检察官,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,还要注重群众工作能力、心理疏导能力乃至舆情应对能力的塑造,练就“十八般武艺”。要有过硬的作风;做信访工作,作风直接影响老百姓对司法机关乃至党和政府形象的感受,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,落实各项制度、规定、纪律。

    张军强调,一定要避免简单一句“你的案件总体符合法律规定”就打发信访人的做法。要做好释法说理工作,不仅要在法律文书中逐条逐项回应当事人诉求并说明理由,对来访的群众还要尽可能面对面把法律规定讲清楚、把道理讲明白。对于影响性案件,还可以通过媒体对社会公众释法说理,让人民群众理解我们的工作,参与、促成社会矛盾化解。

    据了解,自最高检今年初提出群众来信“7日内程序回复、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”以来,在各级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下,这项制度正在得到有效落实。今年前十个月,检察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需要回复且具备回复条件的,都作了7日内程序回复;从6月份开始,到了3个月答复期的来信,答复率为98.9%。

    责任编辑:杨姣姣

    分享到: